top of page
Background_edited.jpg

宗旨

【宗旨】

以大悲心為上首

(廣修六度萬行,慈悲喜捨)

以菩提心為核心

(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以無所得心而行方便度

(身心對治,與及對内對外事務執行)

成就的一切功德,皆從依止上師所引發。

 

各位金剛同修的關係應團結一致,互相勉勵,如醍醐灌頂。先看看醒醐生產的過程是如何成就出來的。

涅槃經中,將人生分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穌,從生穌出熟穌,從熟穌出醍醐。醍醐,是乳品加工的最高境界。

 

而眾生為牛,聲聞為乳味,緣覺為酪味,菩薩為生熟酥味,而佛則是醍醐味。醍醐灌頂,則是精神滿足的最高境界。順逆兩境,無非是助緣,亦如醒醐灌頂。

 

簡單來說,齊來學習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執行事務,通過上師三寶加持,龍天護祐,我們每月共修三密瑜伽,(即身、口、意三業與清淨相應),阿彌陀佛息誅懷增超度法,共修金剛經,藥師法門,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毗沙門天王經,學習身心清淨自在,又走到不同的地區做社區服務,例如帶領愛心義工定期派飯盒給長者送暖,探訪老人院關懷長者活動,與及走進國內山區,幫助貧困學童家庭等等。

 

只有依止尊貴的道根金剛上師才可以帶領我們克服困難,累積世間出世間福德資糧,帶領我們圓滿學習之過程,趣向證入空性,成就圓滿菩提,大家應該清楚明白。

祝福大家

萬景一轉化吉祥,

道心堅定普門開,

八風不動成道業,

同登覺岸又再來。

筆墨雖頓 意即重真

法幢 頂禮 敬上

妙吉祥功德會於2013年成立於香港,開始時主要投入於社會義工服務及各類型慈善活動。

於本年2016年4月18日,大圓覺香港妙吉祥功德會有限公司正式成為香港政府註冊之非牟利慈善機構 (檔案編號: 91/14785)。

本會以佛敎硏習〈慈悲喜捨〉助人離苦得樂,為出發點,廣結善緣,用菩提心,修福修慧,利益大眾,究竟解脱為目標。

本會希望招募更多功德及會員能護持本會長遠發展,幫助更多社會弱勢社群及弘揚佛法。

ORGMJX2.jpg

主席的話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這四句偈涵蓋了佛法的核心

建議現階段焦點先實習眾善奉行,團體義工應該如何實行呢?

 

佛陀開示的教法,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四馬警喻

 

世事無常迅速,一氣不來便成隔世;生死海深,一墮三途萬劫難復。吾人何幸而得人身,又何幸而獲聞正法;然則,吾人應當如何努力耶?

 

雜阿含經喻世間有四等馬:

其第一等,以顧見鞭影,遂知驅馳,而不待鞭之加身;

其第二等,亦只要鞭輕著毛尾,則知驅馳;

若第三等,則須待鞭杖小侵,方知驅馳;

至於第四等,則必待鐵錐刺骨傷身,方肯著路。蓋警覺有利鈍,致馬分良莠也。

 

古人云:見到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此其學佛者之良馬乎?

 

諸行無常,不可悠悠終日。古德有偈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願大家發起心來—修。

 

看到以上有關生死的開示,良馬的比喻,可以轉化在生活上,乃至義工工作上,決定依教奉行,向第一等良馬進發,不再悠悠終日,大家應該主動幫助會務發展,永遠懷着一顆謙卑的心,利益大眾,眾善奉行。

​核數報告

組織

​聯絡我們

大圓覺香港妙吉祥功德會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 香港九龍荔枝角青山道500號百美工業大廈1A

電話

6643 5259 (曾豔主席) / 9340 6638

電郵

大法幢弘法中心

地址: 香港九龍荔枝角青山道500號百美工業大廈1A

© 2022 by 大圓覺香港妙吉祥功德會有限公司.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